桃園法拍點交,桃園市法拍點交,桃園法院法拍點交

目前位置:
  1. 首頁
  2. 不動產知識

桃園法拍點交,桃園市法拍點交,桃園法院法拍點交.提供桃園地方法院物件.找桃園法拍資訊公告-法院房屋公告法拍-代標點交-拍賣房屋土地(透天、別墅、店面、公寓、套房、大樓、廠房、廠辦).想買桃園市的法拍拍賣,請指定桃園法拍仲介推薦代標公司-www.長盈不動產.tw.

第1頁10481050最後頁
共10534筆/共1054頁
台南7月買賣移轉量 史上同期最佳2021/08/03發佈

高雄、台南2021年7月買賣移轉棟數出爐,本月高雄總移轉棟數為2,981棟,月減29%,年減為18%,為2019年來最低的7月;台南7月總移轉總棟數為2,545棟,月減22%,年增13.3%,雖比6月減少,但仍衝出台南史上最佳的7月紀錄,同時也是2016年房地合一上路以來,歷月次高表現。


▲疫情擋不住!台南7月買賣移轉量 史上同期最佳!

▲疫情擋不住!台南7月買賣移轉量 史上同期最佳!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第二季受疫情干擾,影響房屋帶看及購屋意願暫緩,加上房地合一2.0上路,民眾搶舊制過戶的黃金時機終止,節稅急售潮退潮,也成為影響7月移轉量月減的因素之一,然而台南持續受惠南科效應,加上地方建設發展題材不斷,置產族積極布局,交易熱度一路爆衝,近期房市表現可謂六都中的佼佼者,而7月底開始全台微解封,民眾疫情恐慌逐漸減弱,遞延的買氣也可望接續解封出籠。



交屋潮助攻 永康創歷史最高



觀察7月台南買賣移轉棟數,由永康區、安南區、安平區拿下前三,永康區,以705棟居全市之冠,月增64%,年增達128.9%,安南區以433棟居次,月增58.6%,年增116.5%,安平區為265棟,月減17.2%,年增48.9%。



7月永康、安南區除了月增表現亮眼,年增幅更以翻倍成長,而永康區不僅長期位居台南交易量龍頭,7月移轉705棟,更創下縣市合併以來的歷史最高紀錄,台灣房屋台南永康加盟店店東楊倉銘表示,永康區生活機能成熟優渥、交通便利,並且是離南科最近的優質生活圈,成為不少南科新貴的落腳地,近期受砲校遷移改建創意設計園區、鹽行重劃區等題材加持,讓永康房市旺上加旺,包括「奇美京鑽」等新案推動,7月全區都有大量交屋潮,其他像安南區的「水舞川1期」、安平區的「真愛2」等建案,單案都有近百戶的交屋,因此推升這幾區的移轉量;除了交屋潮助攻,受南科效應外溢,整個大台南生活圈,包括土地、廠房、店面等產品皆備受投資人看好,價量表現持續雙爆衝,幾乎是把疫情擺一邊,熱度難擋。



眾人皆跌我獨漲 楠梓年增33.5%













 



7月高雄建物買賣移轉表現,分別由鳳山、楠梓、三民拿下前三,鳳山區以373棟成為本月移轉量最高的區域,月減26.1%,年減26.7%;楠梓區以343棟居次,月減5%,年增33.5%;三民區則以315棟位居第三,月減39.1%,年減44.7%,前三名地區中除了楠梓區呈年增表現,其餘皆為年月雙減。


▲2021年7月買賣移轉量(台南、高雄行政區前三)及南二都7月份同期買賣移轉變化(資料來源:各縣市地政局,內容如有異動請以內政部公告為主)

▲2021年7月買賣移轉量(台南、高雄行政區前三)及南二都7月份同期買賣移轉變化(資料來源:各縣市地政局,內容如有異動請以內政部公告為主)

台灣房屋高鐵重愛加盟店店東陳揚智表示,受疫情影響,高雄整個6月也呈半封城狀態,帶看賞屋及辦理交易過戶多暫緩,因此影響7月移轉量驟減,而前三區中僅楠梓呈年增月微減,陳揚智分析,楠梓2020年各月移轉量平均約落在2百多棟,基期較低,受台積電擬佈局橋科議題聲量發酵,加上橋科也將於2022年啟動招商等題材,吸引置產族目光,效益外溢至隔鄰機能條件更為成熟的楠梓區,同時受高雄大學徵收區新案不斷推近,帶動楠梓區2021年各月移轉量皆維持在3到4百棟的水準,年漲表現亮眼,陳揚智認為,高雄交易市況長期價量持穩,買盤持續都在並觀望而動,在政策、疫情等干擾因素逐漸淡化後,房市需求也將回歸,帶動反彈回升。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解封蠢蠢欲動 顏炳立:報復性購買即將出籠2021/08/03發佈

▲顏炳立表示,大多消費者恐懼的是疫情,而不是房地產。(圖/記者張瀞勻攝)



戴德梁行董事總經理顏炳立2日發表最新市場觀點,他指出,台灣社會經歷了有史以來首次長達2個月的自我關閉,隨著確診率下降,解封的期待,與報復性的消費,已經迫不及待了,為了迎接解封,皆將產生報復性的購買,蠢蠢欲動的購買潮,已經瀰漫在市場的氣氛中。



他認為,疫情延緩了購買,但無法完全限制消費,全台不管情況多嚴重,每㇐年的房子成交量仍無法少於45萬棟,今年到目前為止已經近20萬棟,不管是當月成交或是遞延性的成交買盤,皆凸顯出買房需求並不會因疫情影響而中止,從不動產市場現況分析,今年土地市場仍熱,成交量有機會創下新高,足以證明土地(麵粉)是房子(麵包)的原料,房子有需求,土地就不會寂寞。



上半年土地的總成交量已達 1200 億,亦即代表土地市場需求買氣十足,此外,商用看房更積極,帶穩定報酬率的大樓更是法人的最愛。



顏炳立表示,唯獨疫情升溫,房仲業因「買方」不敢看,「賣方」不給看,群聚仍被限制,市場難有買氣,沒有帶看就很難成交;大多消費者恐懼的是疫情,而不是房地產,因此,買氣若有支撐,房價就有撐,疫情㇐減緩,成交就放量,市場不容悲觀。



他建議,當疫情㇐放緩,自用型應該大膽入場撿便宜,因為土地是不動產市場的靈魂,當靈魂仍在,蛋白區的產品就有希望,土地是自用型親民產品心中的靈魂,疫情是心靈的拐點,非景氣的拐點。



顏炳立更直指,房地產市場正在忍耐等待著烏雲過去、陽光乍現,但非黎明,房價也只是強勢增漲變緩後的修正,因為通膨、利率低、資金多,短暫的疫情無法改變房價仍微幅上漲的態勢,有能力的人就有任性的本錢,就算是有機會被套牢也無所謂,這些皆不是現在自用型的人該去擔心的。



今年上半年房市沒有熱,也沒有變冷,只是「悶」,對自用型的買盤而言,房價合理勝過疫情及繁文縟節的法令手續,及精準的市場價格分析,目前房市仍然提供了賣方任性的環境與本錢,蛋白區土地是不動產市場的靈魂,蛋白區產品更是自用型買家心中的最愛,這是不會改變的真諦。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網友問仁武值2字頭?不少人買單2021/07/31發佈
▲高雄仁武擁有新屋供給量大、價格相對市區親民的優勢。(圖/NOWnews資料照片)

高雄仁武過去予人工業區環境印象,就有網友熱議,目前當地已有新大樓出現2字頭成交行情,「真的值得嗎?」對此,房仲業者說明,仁武有新大樓、新車墅的供給量,雖價格有漲,仍相對市區親民,屋齡也新,因此仍有一定買盤。



一名網友提問,買房子是否要看外在環境,或單純考量房價能否負擔,主要是仁武靠近工業區,擔心汙染等問題,但目前當地部分大樓建案卻已經出現2字頭成交行情,究竟值不值得?有人認為,仁武單價20萬,但市區卻更貴;但也有人建議若心中有疑慮,就不要下手。



信義房屋明誠鼎山店店長孫再生指出,仁武的買盤主要來自產品別與價格兩大關鍵。價格部分,高雄整體房價在這5年漲幅顯著,5年前三民區10年內大樓不需千萬、甚至800萬左右就能買到,現在都漲破千萬,但部分購屋族負擔能力不足,因而選擇市區中古屋,或是至蛋白區購屋。



產品別部分,高雄市區素地已少,即便有土地釋出,考量利潤,建商也多會以大樓建案為主,而仁武則相對能提供較多的透天車墅供給量,同時也有新的大樓建案,加上價格仍相對市區親民,成為誘因。



至於仁武近工業區,且目前各項機能不若市區完備的缺點,孫再生指出,澄德重劃區還有一片商業區土地正等待開發,預計10年內住宅數會增加,生活機能也會逐漸到位。



根據「高雄實價網」,去年全年仁武交易量達2043件,創實價登錄上路以來新高,也是首次突破2000件,並較前一年量增14%;價格部分,去年透天與區分建物(大樓、華廈、公寓)交易均價,分別為29.65萬、18.39萬,也都是歷年新高,可見需求強勁支撐下,價量俱揚。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打房有效了 上半年完銷案成長喊卡2021/07/31發佈

據住展雜誌統計,今年截至上半年為止,北台灣完銷建案(定義為2021年公開且完銷的建案)數量為67個,較去年同期減少2個,年減幅約2.9%。預料今年全年完銷建案數仍可達200個以上,但可能會比2020年稍微減少,中止逐年成長的好光景。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表示,在政府不斷祭出抑制房市措施,以及疫情爆發致使房市降溫,今年完銷的新建案數量已受到影響。不過,上半年完銷建案數仍優於平均水準,整體市場仍可樂觀看待。



電子業長紅 新竹馬力強



住展雜誌統計資料顯示,北台灣今年上半年完銷建案數以新竹地區22個最多,其餘依序為台北市16個、宜蘭地區11個、桃園市10個、新北市8個,基隆則掛零。



完銷建案數最多的新竹縣市,市況熱絡主要是受到電子科技業榮景所帶動;雖然今年疫情爆發之後,國內失業率與無薪假人數直線飆升,但受創的多為內需型產業,以外銷導向為主的電子科技業仍蓬勃發展,而竹科正是外銷強勁成長的關鍵角色。



何世昌指出,在竹科帶動之下,新竹地區今年新建案市場受疫情影響不大,當地購屋需求仍強,建案完銷數因而衝高。不只竹北、東區、北區等菁華區有完銷案,外圍的芎林、竹東、新埔等地都連帶受惠。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東區與竹北兩地房價攀高、且供給量不足,部份購屋族只好轉往外圍相對低價區買房,進而帶動當地房市買氣。



百億豪宅案 竟然已賣完



以16個完銷案暫居第二的台北市,今年房市「惦惦吃三碗公」,完銷案數量比去年同期還增加2個。



北市成交量體最大的是信義區豪宅案「玥隱信義」,每戶牌價約4億元,總案量達120億元,於329檔公開之後,僅花一個半月左右就賣完,堪稱北台灣上半年最狂的建案。另,文山區「連雲景粋」則是北市上半年銷售期最短的建案,該案總案量為10億元,從公開到完銷花不到一個月的時間。



新北市推案重點區域如板橋、三重、中和等地,因受疫情衝擊較劇烈,導致上半年完銷案只有8個,比去年同期減少4個。桃園則因中路、小檜溪與A7等三大重劃區上半年推案熄火的緣故,完銷案只有10個,較去年同期少掉7個。宜蘭雖然完銷案有11個,較去年增加4個,但完銷案單一量體多在5億元以下,成交規模有限。



何世昌預期,若三級警戒降級後防疫順利的話,下半年建案因供給量減少,銷售期可望加速,全年完銷建案數衝到2百個應不成問題。而部份區域因新建案缺貨問題,有些建案銷售期極短,民眾購屋考慮期恐怕會被高度壓縮,建議最好先盤點自身的需求與還款能力,以免在短時間內作出錯誤決定。




圖片/住展房屋網提供

圖片/住展房屋網提供

圖片/住展房屋網提供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新建案鑲金門牌前10名大比拚 想買平價房屋這裡還找得到2021/07/31發佈

根據住展雜誌統計,北台灣各縣市行政區Q1新建案每戶總價最貴前十名,依序為大安、中正、松山、文山、北投、信義、南港、永和、士林、中山等區,其中總價最高的大安區,平均每戶新房子就要6847.8萬元;對此,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表示,新建案每戶總價最貴的地方大多被台北市行政區所囊括,而北市因房價持續上揚、且坪數放大,許多區域總價因而提高,「不過,購屋族不必氣餒,可考慮新北、桃園等地有捷運建設的地方購屋,仍有部份區域每戶總價在600萬元以內」。



圖/根據住展雜誌統計,北台灣各縣市行政區Q1新建案每戶總價最貴前十名,依序為大安、中正、松山、文山、北投、信義、南港、永和、士林、中山等區。擷取自Pixabay



大安區房價原本就不便宜,新建案成交均價已漲逾一坪130萬元,又逢建案坪數持續放大,平均價總快速拉高至近7000萬元,比去年同期平均每戶約3771萬元大漲逾八成;何世昌指出,雖然大安區建案由去年的小坪數轉為中等坪數,但建商還是很務實,不少個案把總價巧妙控制在央行豪宅定義的7000萬元內,與北市府豪宅稅定義的8000萬元總價範圍之內。



排名第二、第四、第五名的中正、文山、北投等區,每戶總價均逾4000萬元以上,主因與大安區狀況雷同,都是受到單價上漲與坪數放大所致,當中又以文山區每戶總價比去年同期大漲約125%最多,主因是文山區今年房價漲勢凌厲,且有諸多高價案開賣所帶動;至於排行第三的松山區,每戶總價雖高達近5000萬,不過因少了億元級豪宅案加持,比去年同期的9375萬縮水許多。



每戶總價前十高的行政區中,北市以外行政區僅有永和進榜,永和近期新建案房型坪數雖然變化不大,但因均價已漲破六字頭,單價上漲促使每戶總價升高。



表/北台灣2021年Q1新建案每戶總價最貴排行。住展雜誌彙整提供



而北台灣每戶總價最低的行政區,意外落在新北市三峽,三峽近年房價雖然不斷上漲,但因今年Q1房價較高的北大特區內沒有新建案,全區唯一新案位在舊市區邊陲、且規劃小坪數產品,因此平均每戶總價僅約446.8萬元,連大安區的零頭價都不到。



龜山則是總價第二低的區域,原因是龜山推案集中於A7重劃區,2字頭單價與二房產品多,所以總價相當親民;而總價最低第三至十名,依序為頭城、壯圍、新埔、五結、冬山、觀音、宜市、蘇澳,除了宜蘭市之外,其他多屬於偏鄉,房價多在一字頭或二字頭,所以總價相對不高。



表/北台灣2021年Q1新建案每戶總價最低排行。住展雜誌彙整提供



何世昌認為,以今年Q1各行政區的平均每戶總價帶來看,台北市房價水準依然高不可攀,每戶動輒要3千萬至6千多萬元,比較適合口袋較深的換屋族;至於預算較有限的首購族,仍可以選擇總價相對低、但有捷運建設的三峽、龜山等地,同樣可以一圓購屋夢。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降二級自住、置產需求提升 房市交易回歸疫情前7成水準2021/07/31發佈

近日因國內疫情趨緩,全國疫情警戒降至二級,加上疫苗接種覆蓋率提升,民眾恐慌情緒降溫,自住、置產需求出籠,讓7月房市有逐步回溫的跡象,7月全台交易量較6月量增29%。



根據永慶房產集團統計,今年7月房市交易量與6月相比,雙北地區均成長超過五成,台北增加57%,新北成長59%,桃園量增38%,而新竹縣市成長15%,台中增加8%,台南與高雄則分別量增4%與21%。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7月本土確診人數均已降至2位數,疫情明顯有趨緩跡象,國內疫情警戒也自7月27日起降至二級,防疫措施管制略為鬆綁,不少公家機關、企業解除居家辦公,以分流上班措施或異地辦公來避免因到班時間一致而人流集中的狀況,保持安全社交距離即可,加上疫苗施打陸續普及,民眾恐慌情緒降溫,購屋態度轉趨積極,而大樓、社區也大都陸續放行房仲帶看服務,讓房市交易回溫,7月量能較6月增加29%,若與疫情前相比,交易量約回到疫情前的七成水準。



陳金萍補充,觀察近期交易也發現,過去民眾大都以實體看屋為主要看屋模式,希望多看屋、多比較,但在疫情突襲後,雖有逐步獲得控制,但仍無法清零的狀況下,民眾實體看屋轉趨保守,大都先利用線上賞屋篩選物件,若有真的喜歡或合適的物件,才會做好防護措施進行實體看屋,顯示在疫情衝擊之下,民眾看屋模式也出現轉變。



陳金萍說明,若與去年7月相比,全台交易量減少15%,台北微縮2%,新北減少26%,桃園量縮24%,新竹縣市減少4%,台中量縮18%,台南量縮13%,高雄減少11%。陳金萍說明,去年7月在「加零」效應發酵下,連續二、三月遞延性買盤出籠,推升房市交易動能,去年7月房市呈現淡季不淡的氛圍,而今年受到疫情衝擊,交易量較去年同期衰退也實屬合理,不過,近期也發現因疫情而停滯的買氣有逐步回溫的跡象。



陳金萍補充,雖然國內疫情控制得宜,但Delta病毒隱憂仍在,防疫措施不可鬆懈,仍需審慎面對,若國內疫苗施打率逐漸普及、覆蓋率持續提升,疫情逐步獲得控制,將激勵自住、置產族群購屋意願,房市可望回歸正常供需,第四季房市仍可期待。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南屯餘屋量居台中之冠 房價反而漲2021/07/31發佈
▲南屯區待售餘屋量雖大,但受鋼性需求支撐,沒造成太大賣壓。(圖/NOWnews資料照片)

內政部公布台中市各區新建餘屋(待售)住宅宅數,以南屯、北屯、西屯等三大屯區高居前三名。一般來說,待售住宅宅數多,可能造成賣壓,進而影響市場行情,但以南屯區為例,資料卻顯示,價格呈現逐步攀升;在地房仲說明,南屯的確有龐大住宅供給量,但因產品別多元,且擁有人口紅利,較不易構成賣壓。



內政部定義,新建餘屋(待售)住宅由「當季新增的待售住宅」以及「前季累計還未售出的住宅」兩部分所構成,泛指建物完成第一次登記之後,還沒有移轉紀錄的住宅,同時也會依照其用電度數、屋齡,一併作為判斷基準。要注意的是,新建餘屋(待售)住宅未必代表「賣不掉」,而是指該時間點「正在銷售」,也就是說,若一地在某時期推案量大,就可能讓新建餘屋(待售)住宅宅數較多。



統計至2020年第二季,台中市新建餘屋(待售)住宅宅數以三大屯區最多,尤其南屯區這幾季都維持在1700宅以上。不過,根據信義房屋企研室分析實價登錄資料,近年南屯區無論住宅交易平均總價、平均單價,都是越來越高,顯然餘屋量並未對抑制房價。



對此,信義房屋南屯店店長杜得琳分析,南屯雖有大量新案推出,加上本就有的中古屋,整體供給量大,但因地理位置、交通機能、工作機會等多重優勢,也能吸引人口移入,帶來龐大人口紅利,進而支撐房市買氣;再加上近期不動產市場受惠於利率低、熱錢多等因素,「餘屋量較不會構成賣壓」,交易價量甚至持續被推升,餘屋能夠穩定被去化。



杜得琳進一步指出,疫情微解封之後,原先停滯的看屋量、交易量,幾乎已復甦至5月13日疫情爆發前的水準,價格部分,由於疫情影響時間不算太長,也沒有明顯波動。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永和新建案熱銷 中古屋現搶手買盤2021/07/31發佈
▲永和地區新建案熱銷也帶動中古屋買氣。(圖/NOWnews資料照片)

新北市永和區因鄰近北市、生活機能也完善,向來受購屋民眾青睞,在地房仲表示,疫情期間區域內新建案熱銷也帶動中古屋買氣,悶了2個月的買盤預期將出籠。



信義房屋永和福和店店長陳韋欣表示,以信義代銷公司在永和的2個預售案案場於疫情期間推出為例,位於中山路一段的新建案,因為近比漾廣場、仁愛特區、永平學區、頂溪捷運站等優勢,7月17日開賣,銷售一周即達約7成的佳績;而位於秀朗路三段的新建案7月10日開賣,雖然離捷運站稍遠,但因為危老改建案,扣除地主戶後可受總戶數僅36件,開賣2天期間,已銷售8-9成。



陳韋欣表示,之所以能在疫情期間,這兩件新建案還能熱銷,是永和區的大樓產品本就較少,且中古大樓跟新大樓的價差沒有很大,像是生活機能完善的商圈屋齡20年大樓約需5字頭,中山路一段的新建案每坪單價約62-66萬,而秀朗路三段的新建案則每坪單價54-58萬。



陳韋欣進一步說明,現有市場上,想買電梯大樓的購屋族群,就自住需求上,就不會考慮公寓產品,而疫情期間社區大樓多有帶看限制,不少購屋族轉而看預售屋,預售屋雖說要等2-3年才能入住,但這兩個新建案總價2房1300-1500萬、3房2000萬也符合購屋族的總價預算,因此購屋族也能接受。



而隨著受疫情影響生活逐步恢復正常,也有越來越多購屋族群出門看屋,永和地區的社區大樓帶看限制也陸續解禁,陳韋欣表示,新建案熱銷顯見購屋力道仍在,也帶動中古屋買氣,近期網路預約客群也大量出籠,可望反應在8-9月買氣。



陳韋欣舉例,上週六有一近捷運站的罕見雙拼華廈物件釋出,一個案子分流看屋就有40多組民眾看屋,當天買方就簽約,成交價51萬也創社區高價;而公寓只要近捷運站、坪數位於22-26坪之間,也都很受歡迎,普遍都有5字頭行情。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剛蓋好就快賣完 華固北士科廠辦搶手2021/07/31發佈

北市商用不動產交易持續火燙,除內湖科技園區廠辦交易頻傳,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同樣獲企業青睞。據叡揚資訊與華固發布的最新公告,叡揚資訊近日豪擲6.6億元,買下華固建設位在北士科園區的廠辦案「華固創富中心」的8戶廠辦及24個停車位,廠辦面積共928.64坪,換算每坪平均成交單價達65萬元。



北士科園區位在北市北投區與士林區的交界處,全區面積約94.38公頃,在福國路及承德路交叉口附近,規劃有約25公頃的科技產業專用區,近年已有眾多知名建商在此插旗,將陸續推出廠辦新案。



根據信義全球資產統計,未來六年,北士科園區廠辦供給量將高達15萬坪,包括華固、永陞、長虹、遠雄等多家開發商,都已經申請建照或動工。而「華固創富中心」是園區第一個取得建照的辦公大樓,全案總銷約45億元,共有14個樓層,目前已完工並取得使用執照,預計將在今年第三季交屋。



此次叡揚資訊出手,已不是該棟廠辦大樓首次開胡。華固在今年5月25日曾公告,出售「華固創富中心」16個單位、約1740.82坪,以及44個停車位,買方為友華生技,每坪成交價約64.64萬,交易總額約12.2億元。截至目前為止,該大樓已出售近八成。









 


圖片/住展房屋網提供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這有便宜房子 國產署標售「南方莊園」2021/07/31發佈

國產署近日公告今年第四批都更宅標售案,本次列標的共有兩社區、44戶,先前標售幾乎被搶購一空的文山區「南方莊園」,剩餘的38戶也在本次全數釋出,另中正區的億元豪宅「正隆天第」也有6戶列標,全案預計在8月17日正式開標。



文山區「南方莊園」為都更案,國產署共分回71戶,並在今年第二批都更宅標售案中釋出其中36戶,由於標售底價每坪僅約60餘萬,價格在台北市相對親民、且又略低於市價,因此受到市場青睞,最終有35戶標脫,標脫率高達97%,成績相當亮眼。不過因後來有2戶棄標,國產署便將棄標戶別加上剩餘的36戶,合計共38戶一併釋出。



據住展房屋網市調資料顯示,「南方莊園」在2016年公開銷售,平均開價70萬元/坪,共規劃341戶,房型為2~4房;該案完工後,於2021年重新進場銷售餘屋,由於多剩下高樓層戶別,平均開價大漲至85萬元/坪。另從實價登錄來看,近一年成交價約在70萬元/坪上下,而國產署標售底價只有6字頭,其實並不算貴。



至於中正區豪宅「正隆天第」的6戶,已是第三度列標,因該案標售底價突破億元大關,高昂的總價帶讓一般自住客望而卻步,使其在今年上半年的第二批、第三批標售中皆以流標收場;據國產署公告資訊,此次「正隆天第」的標售底價仍介於1.02億元到1.04億元間,未有調降,同樣的總價帶這回能否成功標脫,也讓各界相當關注。









 


圖片/住展房屋網提供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第1頁10481050最後頁
共10534筆/共1054頁
聯絡資訊
地址:桃園市平鎮區中豐路363號二樓
電話:034593131
034593131客服電話
傳真:034281618
網站QR Code
http://www.長盈不動產.tw-Web-QR-Code
Line QR Code
http://www.長盈不動產.tw-Line-QR-Code
網站資訊
瀏覽人數:217,443
房仲登入:登入
免責聲明:House-Info房屋網平台系統為租用式開放房屋買賣網站建置平台,僅提供會員查詢-桃園法拍點交,桃園市法拍點交,桃園法院法拍點交-等房屋資訊參考,並不涉入任何諮詢、交易。 物件(服務)聯絡人公佈的資訊、文字、照片、圖形、產權、廣告內容、或其他資料若有不實或違法情事,或與客戶聯絡交易過程中若衍生民事或刑事等法律問題,皆與House-Info房屋網站無關,所有商標、文章、名稱等版權,皆歸屬原著作者所有!